汽车音响赛道迎变局,老牌音响品牌屈尊走“平民化”路线?
文:谈擎说AI 作者:郑开车
对于很多喜欢汽车的朋友来讲,一套上等的音响系统,不仅能够给用户带来舒适的听觉体验,还能够彰显自己的品味。
一套出色的音响配置对买新车的用户来说一定是加分项,有些发烧友甚至会把对音响的满意程度作为重要的购车标准,所以车企通常会给新车型前装搭载一款知名品牌的音响设备,从而提升汽车产品整体的竞争力。
音响发烧友对声音无限还原、消除音染、增加质感等方面的热切追求,也催生出Harman哈曼、BOSE、Burmester柏林之音、Bang&Olufsen、Dynaudio丹拿等国际音响品牌。
但是在汽车智能化、网联化的趋势下,汽车作为消费电子产品的属性不断增强,音响的市场也不再被老牌音响巨头所垄断,新兴的音响厂商和后装音响改装店逐渐增多,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一些新的变数。
潜伏的小众音改为何突然崛起?
音响行业是一个入门比较容易,但想要做到行业顶尖水准却很难的赛道。hi-end级别的音响厂商的壁垒极高,所以也是一种奢侈品。对于少数豪车来说,奢华的音响系统是标配。
对更多的主流车型来说,为了兼顾综合性能和毛利,只能压缩音响的成本,最终用户买到的车载音响只是个名字响亮的品牌logo,再加上车内声学环境一般都比较差,实际的听感也比较普通。
另一方面,在豪华车型当中,整车厂对汽车音响的加价率相当高。据开源证券数据,经过Tier 1系统集成后,音响的价格增长超过两倍。如果只是对音响发烧,仅仅冲着原装音响选购一款价格昂贵的豪车,这样的消费未免欠缺理智。
事实上,前装音响其实是汽车的附属品,整车厂更愿意与国外有着悠久品牌历史的音响厂商“联名”,而不是真的在设计思路、技术应用、材料选择以及工程实施方面做足功夫。大部分厂商给中档车型配置的是低成本、标准化产品,音效质感当然也就不能满足发烧友们的狂热需求。
按键盘上“← →”键也能翻页
- 新车
- 导购
- 评测
- 动态